今天是: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省委省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促进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5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三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08-0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28365365bet字号:[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促进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5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三批)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9〕35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推进我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我省工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根据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部署,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13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省政府同意,现将13个新兴产业中的促进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5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三批)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指导意见》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指导意见》顺利实施。各地要按照《指导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指导意见》还筛选确定了一批与之相配套的在建和拟新建重点项目,由省经贸委另行印发,请一并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五月八日

山东省关于促进航空航天工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省国防科工办

  航空航天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航空航天工业发展能够带动现代制造、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加快我省航空航天工业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基本现状。

  1.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进入航空航天领域的步伐加快,初步形成包括轻小型通用飞机、机载设备、航空维修以及飞船卫星设备设施、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在内的产业体系。2008年,列入行业统计范围的航空航天工业企业2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42.4%;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24%;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1%。

  2.整机制造发展加快。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通过欧洲航空安全局生产资质认证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目前实现批量生产。青岛海利直升机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通过美国联邦航空局生产资质认证的轻型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设计年产80架B-2B型轻型直升机。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规划发展305型轻型直升机、8—14座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等产品。山东航宇科技有限公司和神舟飞艇科技有限公司在飞艇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3.配套能力逐步增强。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研制的飞机雷达罩产品,成功用于我国ARJ21支线飞机等各类型号飞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研制的碳纤维性能与日本东丽T300相当。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研制的航空航天电子技术设备,山东海龙博莱特化纤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轮胎用芳纶制品、山东圣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酚醛树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具有星(船)配套及应用设备研制能力。地面装备优势显著,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公司年产各类航空地面保障车辆1000台套,销往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和机场,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中汽特种车有限公司和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研制的飞机牵引车已广泛用于航空领域。4.航空维修业务不断扩大。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获得多国民航局的维修许可证,能够承揽多种型号飞机维修业务。普利斯通飞机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具备11个型号轮胎翻修生产能力,在飞机轮胎翻修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是多家航空公司的民机雷达罩维修对外委托单位。

  (二)面临的形势。

  1.全球市场需求旺盛。据国际权威机构分析,全球航空工业目前年营业收入保持4000亿美元左右。未来20年,全球新增民用飞机2.4万架,总价值2.8万亿美元。中国民航新增飞机3400架,超过全球的1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民用飞机市场。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航天器制造、配套及应用服务产业市场需求巨大。我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和巨大市场空间。

  2.政策支持力度增大。“十一五”期间,国家鼓励发展新支线飞机、大型飞机、直升机和先进发动机、机载设备,扩大转包生产,推进产业化,并将民用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列入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将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列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航空航天工业发展。

  3.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缺乏大型飞机制造及配套企业、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研发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总量规模不大。航空航天产业门槛高,产品研发难度大、周期长,认证程序严、投入大,企业进入航空航天领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二、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积极发展航空航天工业重要机遇,贯彻国家规划及相关政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发挥优势,培植特色,围绕大飞机和环渤海航空航天产业圈发展,加快推进航空航天制造、配套、维修、拆解以及相关服务协调快速发展,把我省建成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维修和配套件生产基地,为制造业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二)方针原则。

  1.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产业规划及政策导向作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促进资源有序高效流动,努力促进我省航空航天工业快速发展。

  2.坚持突出重点与完善体系相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建立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培植“专、精、特、新”产品,建立完善航空航天制造、配套以及相关服务产业体系。

  3.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加快航空航天制造及配套能力建设,促进产学研联合,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抓好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省航空航天工业优化升级。

  (三)目标任务。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到2011年,列入行业统计范围的航空航天工业企业达到5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2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50%以上。

  2.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形成年产轻小型固定翼飞机500架、轻小型直升机200架,飞艇50架,卫星飞船设备1500台(件)、地面保障装备3000台(套)的能力。

  3.布局结构优化升级。建成6个航空航天工业园区,培育12家核心竞争力强、品牌优势突出、国内领先的整机制造及配套骨干企业,建成6个创新平台,实施17个重点项目,建设5个校企合作基地。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园区。1.以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为主体,建成济南航空制造、配套及维修工业园。

  2.以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为主体,建成国内最大、国际先进的碳纤维材料产业化工业园。

  3.以山东航天电子研究所为主体,发挥烟台航天城科技优势,建设集飞船卫星配套电子设备生产、测试、维修及航天员训练于一体的航天工业园。

  4.以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为主体,以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为依托,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入园发展,建设集飞机制造、拆解、配套、训练、服务于一体的航空工业园。

  5.以青岛海利直升机制造有限公司为主体,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建设通用轻型直升机出口工业园。6.以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建设集飞机配套、通用航空服务于一体的航空配套工业园。

  (二)加快培植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

  1.整机发展。重点扶持发展青岛海利直升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轻小型直升机、合作研发生产水上飞机,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轻小型直升机、无人机,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轻型固定翼飞机,山东航宇科技有限公司和神舟飞艇科技有限公司的平流层飞艇等。

  2.配套发展。重点扶持发展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的雷达罩和后压力框,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烟台冶金新材料研究所的飞机刹车盘,中材高新材料股份公司的配套陶瓷新材料,海洋化工研究院的飞机专用涂料,山东圣泉化工股份公司的特种酚醛树脂,山东航天电子研究所的卫星飞船配套电子设备,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航天通信设备,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的测量仪器等。

  3.地面装备。重点扶持发展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公司的机场地面设备、静止变频电源,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的高机动性、高越野性特种专用车等。4.航空维修服务。重点扶持发展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民机检修和重大改装等业务,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的飞机雷达罩维修等。

  (三)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重点建设潍柴动力公司的通用航空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的碳纤维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威海广泰空港设备有限公司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的航空高性能电磁窗重点实验室、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的电子测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航天电子研究所的空间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促进产品研发生产。一是研发生产通用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通用飞机发动机及叶轮、起动机、减速器、振动传感器、导流器、供油管路、油泵等零部件);二是研发生产飞机通用电子装备(航空飞行参考系统、液晶显示器、平视仪系统、无线电高度表、温度控制放大器、超短波通信系统等);三是研发生产航空用金属材料(铝合金蒙皮薄板、机翼厚板和型材、液压管路管材、挤压型材、铸锻件等);四是研发生产航空用复合材料(飞机用玻璃纤维及制品、芳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等);五是研发生产航天配套设备及元器件(动中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固定站卫星通信天线、GPS水上交通管理监控系统等电子设备、高性能电子元器件)。

  (四)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雷达罩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高性能碳纤维及机织物产业化项目、航空航天用玻璃纤维技改项目、轻型直升机制造项目、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制造项目、空港重型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飞机维修工程建设项目、飞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飞机碳刹车盘技改项目、精锻钛棒技改项目、超大超硬铝板技改项目、碳/碳复合材料技改项目、高强度铝合金挤压材料技改项目、特种钢冶炼及锻件技改项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项目、空间飞行器配套电子设备研制基地项目、航天特种车技改项目等。

  (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基地。推进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通用飞机发动机研发基地,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合作建设无人机研发基地,山东航天电子研究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建设航天技术产业化基地,海尔集团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建设航空机电设备产学研基地,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院所合作建设航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四、政策措施

  (一)狠抓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立足国内,面向欧美、日韩,广泛开展多领域、多层次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开展国内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引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作发展水上飞机、轻型飞机、直升机等产品;引进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推动更多企业进入国产大飞机配套供应体系;引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发展星船配套电子设备和卫星应用设备等。加大国际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品牌、资质、管理等。重点引进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合作发展航空电源系统、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系统等;引进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合作发展飞机照明、风挡雨刷、温控系统等;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合作发展飞机起落架系统、环控系统等;引进法国西柯玛航空座椅公司,合作发展航空专用座椅等;引进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合作发展航空导航、航空通信、机载娱乐等航电系统;引进法国圣戈班公司,合作发展航空玻璃和飞机眩窗等。

  (二)扶持重点企业发展,抢占航空航天市场。发挥我省工业优势,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大飞机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壮大我省航空航天工业实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知名度,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名优品牌。支持企业加强产品认证工作,取得航空航天产品研发生产资质,为企业参与航空航天产业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三)狠抓科技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应用中心。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高级专业人才,合作建立行业设计研发中心,打造产学研联盟,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吸引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来我省建立科研基地、人才实训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支持省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航空航天专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加快发展。抓好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财税政策。各级财税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产品开发认证、校企合作、园区建设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航空航天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对进入园区的航空航天工业项目优先提供土地,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金融机构优先提供贷款。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完善促进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成立全省航空航天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防科工办。省国防科工办要积极开展行业规划编制、行业标准宣传贯彻、行业政策法规研究、技术信息服务等工作,积极协调各有关市、部门和企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我省航空航天工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关于促进核电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省国防科工办

  核电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关联度广,带动力强,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能够拉动机械、冶金、电子、化工、仪器仪表及材料等众多产业发展,对于调整工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我省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本意见。

  一、基本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基本现状。

  1.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我省核电装备制造业与我省核电厂建设同时起步,随着核电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企业开始研发生产核电装备及配套材料,产品涉及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辅助设备及配套材料等领域。2008年列入行业统计范围的核电装备骨干企业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工业增加值0.43亿元,销售收入2.79亿元,利税总额0.24亿元。

  2.骨干企业潜力巨大。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全球最新一代AP1000堆型核电站部分设备设计制造及现场安装调试的专业化生产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7000吨,研制生产的核岛安全壳压力容器、结构模块、设备模块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是省内第一家获得百万千瓦核级设备制造资质的企业,现手持订单8台(套),价值6亿元。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防腐防污技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安装调试服务的高科技企业,阴极保护及涂层、海水淡化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淄博蓄电池厂是研制生产铅酸蓄电池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年产铅酸蓄电池75万千伏安小时,直流固定铅酸蓄电池等产品已进入核电配套领域。

  3.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缺乏大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名优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少,产业规模不大。随着全球核电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国内外有实力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凭借其先进技术优势抢占和垄断市场,市场竞争激烈。核电装备制造业门槛较高,核电装备及配套产品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周期长,认证程序严、投入大,企业进入核电配套领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二)面临的形势。

  1.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能源结构战略调整,世界核电发展进入新一轮高峰期。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未来20—3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的3.92亿千瓦增至7.48亿千瓦,核电装备制造业市场容量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907万千瓦增至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跨入核电大国行列,核电装备制造业市场容量将达到3000亿元。我省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

  2.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目前,国家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转为“积极发展”,相继出台《“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把百万千瓦核电关键设备项目列为发展重点,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最近“扩大内需十大措施”把核电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目标。这对于我省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我省工业基础优势突出。我省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大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工业由大变强步伐加快,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集团和名优产品,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具备潜在优势。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未来5-10年,海阳、荣成等核电厂相继开工建设。我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邻日本、韩国,是国家核电产业规划发展的重要区域,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区位优势显著。

  二、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积极发展核电产业重要机遇,贯彻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追踪国家发展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技术动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策引导、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重点提升与全面发展、自我发展与联合发展相结合,围绕海阳、荣成核电厂建设,加快推进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发展,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园区品牌,提高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核电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任务目标。到2011年,全省核电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亿元,规划建设3个工业园区,培植10家骨干企业,实施10个重点项目,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建立5个校企合作基地,初步建成与核电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核电装备研发生产体系。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以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建设烟台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以莱山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以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规划建设烟台莱山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充分发挥淄博市工业优势和作为国家新材料基地的优势,以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三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建设淄博核电装备及配套材料工业园区。

  (二)扶持优势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扶持发展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AP1000堆型核电站安全壳压力容器、设备模块、结构模块、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等;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核岛一回路主管道、核反应堆内构件、核级锻件、铸件、泵、阀等;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的核电厂海水淡化及水处理设备等;淄博蓄电池厂的核电厂用直流蓄电池等;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的核电厂配套中央空调及阀门;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电泵类产品;济南发电设备厂的核电厂用汽轮发电机组;山东通裕集团有限公司的核电设备铸锻件;山东北辰集团有限公司的核电压力容器设备等;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的核电装备配套碳纤维材料等。

  (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重点建设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烟台综合性核电技术基地项目、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核岛CV安全壳压力容器及堆内构件制造项目、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核电配套用泵阀建设项目及AP1000核级锻件项目、山东通裕集团有限公司核电设备铸锻件生产建设项目、烟台市电缆厂核级电缆研发项目、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核级阀门制造项目、淄博三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精密锻件建设项目、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海水处理设备建设项目、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核电中低压开关柜项目。

  (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建设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特殊材料工程中心、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机械工业制冷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双瑞防污防腐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淄博蓄电池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蓄电池技术开发中心、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烟台市电缆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突破核岛堆内构件生产、大型铸锻加工、特种阀门、制冷工程、自动化控制、碳纤维材料、结构模块生产检测、主回路管道离心铸造、高温气冷堆氦风机叶轮制造、大型起重设备制造等共性关键技术。三是加快研发生产核岛设备集群(堆内构件、主管道、安全壳压力容器、结构模块、设备模块、硼注箱、安注箱、稳压器等),常规岛设备集群(高低压变压器、高低温加热器、热交换器、泵类、阀门、风机、电动机、配电设备、电子控制、仪器仪表、中央空调、过滤器、电缆等),辅助设备集群(中央处理设施、海水净化处理设备、通讯设备、厂区监控设备、控制出入检测系统、火灾探测与消防设备等),核电起重运输设备集群(重点发展塔式起重机械、大型履带式起重机械等),配套材料集群(核电用钢、有色金属、锆盐、密封、复合材料等)。四是推进产学研联合。重点推进烟台莱山核电工业园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核技术研究,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开展核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上海核电工程设计院合作,开展核电技术装备研发;淄博三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展配套材料研发;烟台海阳核电工业园与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合作,发展核电设备维修服务产业。

  四、政策措施

  (一)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扶持重点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发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优势,规划建设核电装备制造业园区。强化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入园发展,培育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商贸物流聚集区,打造产业集聚平台。进入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的企业享受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

  (二)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制定品牌发展计划,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认真执行核电行业规范标准,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建立完善核电装备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做精做强优势产品,争创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占领高端核电装备市场。利用主流媒体和行业网站抓好名优产品宣传,组织参加国际性、行业性展览交流活动,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加强企业认证工作,培植发展核电装备产品集群。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有条件的企业争取核电装备生产资质认证,使更多企业和产品进入核电产业领域,培育发展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配套材料等产品集群。鼓励同类企业同类产品联合认证,降低认证成本,提高认证效率。

  (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围绕核电基地、园区建设、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抓好重点技改项目实施,提高核电装备制造自主化水平。鼓励项目建设单位加大投资力度,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求,支持企业通过参股、上市等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增强核电装备研发生产能力。

  (五)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传统工业企业改造提升为核电装备制造企业,鼓励企业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校企合作,抓好产学研基地建设,多层次培养和引进人才。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

  (六)强化财税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快速发展。贯彻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产品开发认证、校企合作、园区建设;对国家及省里确定的重点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完善促进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工作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抓好行业规划编制、行业标准宣传贯彻、行业政策法规研究、技术信息服务等工作,积极协调有关市、有关部门和企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我省核电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关于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省节能办

  新能源是指以新技术为基础,尚未大规模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特点,新能源产业是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新能源产业现状及形势

  (一)产业现状。我省开发利用新能源起步早,产业基础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开发了一批新技术,太阳能光热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开发利用逐步加快。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达到550家,实现销售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15%,利税192亿元,增长10%;吸纳就业人数20余万人。新能源企业中,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8个,省级技术中心15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22个。全省太阳能热水器年产能突破100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风电装机48万千瓦,年发电量5.6亿千瓦时。尽管我省新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层次较低、标准体系不完善、市场发展不规范、产业整体水平低等,这些制约了我省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面临形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已经从单纯开发利用,逐步向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向迈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新能源产业潜力巨大。我省是可再生资源大省,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目前,城市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仅为20%,农村还不到5%,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二是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市场应用不断扩大,带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信息服务等领域迅速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确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省也制定了相关措施,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摆上突出位置,理清思路,加大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加快新能源产业强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围绕建设新能源产业强省,突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五大领域”,注重技术创新,推进技术改造,壮大产业规模,全面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节能减排,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二)原则。

  1.注重实效。发展新能源要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技术特长,立足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城市光伏景观照明、大中型风电场建设、农村沼气开发利用等市场需求,确保取得实效。

  2.技术进步。依托我省新能源产业比较优势,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促进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3.持续发展。积极应用成熟技术发展新能源,开拓市场,谋划长远发展战略,强化基础工作,重视研发具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突出重点。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在重点领域、区域和企业实现突破,同时带动相关装备制造、新材料、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规模优势。

  5.规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法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监管和服务,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发展目标。

  1.产业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到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8%;利税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16%;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新能源企业达到2户,过50亿元的5户,过30亿元的7户。

  2.新能源消费占比明显提高。到2011年,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实现替代常规能源990万吨标准煤,新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3%,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3.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巩固已有技术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到2011年,全省新能源企业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12个、省级技术中心30个以上;新能源行业中,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5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山东省名牌产品50个。

  4.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围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城市光伏景观照明、大中型风电场建设、农村沼气开发利用、秸秆气化、秸秆直燃发电等成熟技术,创建一批示范样板工程。到2011年,建成5-10个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10%以上的示范县。

  5.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建筑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沼气在农村得到大面积推广,风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形成一定规模,机械、电子、新材料等新能源配套产业蓬勃发展。到2011年,新能源在城市建筑普及应用率达到30%以上。

  三、发展重点

  围绕建设新能源产业强省,实施新能源产业“2223工程”,即重点打造两大太阳能产业基地,拉长两大太阳能产业链,建设两大风能产业带,拓展三大新能源领域,开创新能源产业新局面。

  (一)打造两大太阳能产业基地。重点培植济南、德州两大太阳能产业基地,鼓励发展淄博、东营、潍坊、威海等特色太阳能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的太阳能产业新格局。

  1.以力诺集团、桑乐公司、华艺集团为龙头,打造济南太阳能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集热器、硅片、电池片、光伏发电等产品,形成以济南高新区为核心,集研发和生产两大功能的产业集聚区。研发区以力诺集团、桑乐公司技术中心以及省能源研究所和山大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主体,跟踪国际前沿技术,重点研发太阳能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生产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

  2.以皇明集团、亿家能公司为依托,打造中国太阳谷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效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高温集热金属管、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灯具等产品,积极研发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集群。重点建设皇明太阳能光热产品制造物流中心、太阳能研发检测中心、太阳能科普教育中心和太阳能观光旅游中心。

  3.积极发展淄博、东营、潍坊、威海等特色太阳能产业集群。

  (二)拉长两大太阳能产业链。围绕太阳能光热、光伏两大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推广成熟适用光热产品,大力研发光伏技术产品,实现光热、光伏产业协调发展。

  1.提升太阳能光热产业水平。加快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步伐,大力推广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供热、制冷技术,积极开发标准化、通用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组件,扩大光热应用领域。加强太阳能光热技术创新,积极研发光热发电和系统集成技术,重点发展热管型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内置金属流道玻璃真空集热管、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和光热发电反射镜自动跟踪装置等产品。围绕太阳能光热利用配套,引导发展贮热水箱保温发泡原材料、密封圈、水箱内胆用不锈钢板、电气元件和法兰盘等太阳能热水器配套产品。支持力诺集团、黄金太阳公司研发推广太阳能采暖锅炉系统,桑乐公司发展双循环平板型壁挂太阳能热水器。建设一批太阳能光热利用项目,加快实施皇明集团2000万支高温集热金属管、10兆瓦高温热发电项目、力诺集团2400万支镀膜管项目、桑乐公司100万台农村适用太阳能热水器项目和东营天丰公司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结合应用项目。到2011年,全省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太阳能热水器产量达到2600万平方米,真空管产量1亿支,太阳能热发电装机20兆瓦。

  2.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鼓励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自主研发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等技术。重点发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建筑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光伏海水淡化制备系统、太阳能灯具、光电玩具等产品。围绕光伏配套,引导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基板用超白玻璃、太阳能半导体配套元器件等产品。建设一批与城市建筑一体化的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景观照明示范工程。重点支持力诺集团300兆瓦光伏电池片项目、淄博金晶集团太阳能光伏电池导电膜玻璃项目、潍坊孚日公司24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东营光伏太阳能公司电池组件制造项目和威海中玻公司兆瓦级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到2011年,全省太阳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光伏电池组件产量500兆瓦。

  (三)建设两大风能产业带。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和完善的配套体系,加快建设沿海、内陆两大风能产业带,壮大风能装备制造业,扩大风能利用规模。到2011年,全省风能产业销售收入400亿元,其中风电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260亿元,风电装机达到160万千瓦。

  1.依托半岛海岸、海域诸岛、黄河入海口的风力资源和经济优势,建设规模化沿海风能产业带。加快建设青岛平度、烟台长岛、威海成山头和环渤海湾大规模并网风力发电场,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沿海风能产业带,带动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依托鲁中山区、鲁西南丘陵地区和鲁北平原部分地区风力资源优势,建设内陆风能产业带。以淄博、枣庄、济宁、泰安、莱芜、滨州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小型离网型风力发电场,因地制宜,推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和户用风电设备,打造内陆风能产业带,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3.加快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鼓励发展风力发电机、塔架、风叶、主轴、机械传动、运行控制、风机变频、输变电机组等产品。支持济南轨道交通公司500套风力发电机组项目,莱芜金雷公司、德州通裕集团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产业化项目,威海华力电机公司2.1兆瓦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研发项目,滨州长星集团500台风力发电设备项目,青岛国电蓝德、魅力欧亚和东营恩德、中凯等企业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

  (四)拓展三大新能源领域。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是尚未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我省资源储量相对较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示范带动,促进三大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1.合理开发生物质能。加快建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平台,重点推进非粮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发展以秸秆、植物油皂角和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产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发展以秸秆、林业三剩物为燃料的生物质能电厂。鼓励在宜林荒山、荒地、盐碱地建设能源林基地,种植甜高粱等能源作物,为发展生物质能提供原料。建设一批农村秸秆气化、沼气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扶持一批生物质能装备制造项目。重点发展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物质能锅炉、东营胜动沼气发电机产业化项目和华骜植物油皂角转化生物柴油等项目。到2011年,全省生物质能液体燃料产量达到100万吨,建设30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新建户用沼气150万户。

  2.大力发展地热能。积极研发推广地源和水源热泵技术,以济南、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德州为重点,大力开发应用能满足环保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技术和热泵技术,大力发展热泵空调、无机超导热管和地热测评软件等产品。积极发展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实施济南绿寰、淄博创尔沃、东营海利丰、烟台富尔达、潍坊宏力、亚特尔和德州贝莱特等企业的地源热泵产业化推广项目。

  3.积极开发海洋能。以青岛、烟台、威海为重点,大力开发推广海水源热泵供暖技术,支持实施威海金源空调的海水源热泵产业化应用项目。围绕海洋能发电,以青岛、威海为重点,加快推动潮汐能发电、波浪能发电、海水温差发电和海流能发电技术研发,争取获得突破性进展。

  四、保障措施

  围绕实现新能源产业强省目标,确保新能源产业“2223工程”落到实处,推动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完善“七大保障体系”。

  (一)完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发挥各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支持力度。继续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扩大补贴范围,支持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对具备安装条件的公益性建筑和热水需求量较大的商业建筑,逐步实行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新建多层住宅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预留安装位置及管线通道。鼓励开发农村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结合开展“百万农户建新房”工程,支持太阳能热水器下乡,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实施城市光伏屋顶计划,扩大光伏产品在城市景观照明等方面的应用,支持在公益性建筑安装兆瓦级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落实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对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和装备制造以及列入新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长效机制。鼓励实施新能源产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支持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融资模式建设新能源示范项目。

  (二)完善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新能源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尽快掌握高纯度太阳级晶硅材料、多结非晶硅薄膜电池和多晶硅薄膜电池的生产工艺以及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水平和制造能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品牌。加快推动太阳能配套零部件制造业发展,引导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太阳能产业协作,大力开发新产品,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标准化生产。

  (三)完善规范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新能源产品性能、能效、试验和检测方法以及系统安装、设计等标准,逐步建立行业联盟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宣传贯彻实施,规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新能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加快组建国家级新能源产品检测中心。组织开展新能源类节能产品认证。实施新能源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建立新能源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实行产品公告推荐制度,确保产品质量,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四)完善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新能源中介服务平台,鼓励发展工程建设、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的中介服务。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能力建设。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定期调查和统计分析制度。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提供依据。加强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五)完善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外合作体系。围绕提升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鼓励企业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建设技术中心。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项目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落实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提高创汇能力。积极加强与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交流合作,定期开展互访培训活动。加强与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

  (六)完善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宣传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大意义,普及新能源知识,增强社会认同感,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新能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举办新能源产品展示活动,推动产业招商、开拓市场。加强典型示范引导,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示范项目,开展新能源知识进课堂活动,将新能源知识纳入中小学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新能源的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实力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新能源专业,加快学科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投身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

  (七)完善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调度管理范围,建立综合协调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监督考核,逐步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纳入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认真落实《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依法强化新能源行业监管,将新能源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执行情况纳入节能监察范围,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各级发改、经贸、财政、建设、科技、农业、环保、税务、工商、质监、统计、教育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大措施,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山东省关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省节能办

  为推动全省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鲁发〔2007〕2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目前,全省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2100多家,从业人员近60万人。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93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利税620亿元。

  2.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全省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123”工程取得积极进展,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和300个循环经济型企业节能环保效益日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泰安高新区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禹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的生态型省级高新区,以鲁北企业集团为主的生态工业园区,以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为主的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3.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依托于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服务机构发展迅速。到目前,全省认定的能源审计机构66家,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23家。山东融世华租赁有限公司、东营胜动集团等企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4.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全省形成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节能环保知名品牌,山东美陵公司生产的高效节能换热器、潍坊恒安公司生产的散热器、山东鲁阳公司生产的绝热和隔音材料等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金乡金人公司生产的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日照海汇集团生产的袋式除尘器等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国家公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我省共有15类、4872种产品入选,品牌效应日渐突出。

  虽然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技术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科研队伍力量薄弱,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发展缓慢,技术开发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不合理,我省节能环保企业数量多,但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管理差、竞争力弱等问题,缺少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制度体系不完善,产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产业标准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市场不规范,产品质量缺乏有效监督;部分地区对节能环保产业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追求近期利益,忽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二)面临的形势。

  1.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初步建立了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

  2.结构调整面临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竞争格局变化,为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合理布局、融合资源提供了机遇,高耗能、高污染的技术装备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淘汰,将有力推动节能环保技术升级,促进企业相互融合,实现跨越发展。

  3.政策支持力度增大。国家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工业调整振兴,建立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体系和调控机制,大力实施名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尽快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多作贡献。

  (二)原则。

  1.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坚持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并举,拓展产业领域,扩大产业规模,加强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传统节能环保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2.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我省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优势,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融合、共同发展的机遇,积极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

  3.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引导,通过制定产业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4.集聚发展、辐射带动。凝聚产业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拉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

  (三)目标。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今后3年,通过整合我省工业、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资源,加大投入,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到2011年底,全省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实现增加值1450亿元,年均增长16%;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920亿元,年均增长18%;利税1020亿元,年均增长18%。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达到20家。通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链,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国内前列。

  三、发展重点

  追踪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今后3年,重点开发推广一批节能节水、环保、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装备,培育一批节能环保服务产业,打造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构筑山东节能环保产业新格局。

  (一)开发推广一批节能节水、环保、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装备。

  1.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装备。围绕国家“十大节能工程”和全省三个“节能100项”,发挥山东八一煤电化公司、山东万众节能公司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开发推广链条炉排分层燃烧、链条炉排与煤粉复合燃烧、锅炉燃用水煤浆等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技术,发展以节煤添加剂、节煤增效剂、节煤助燃剂等为主的节煤产品;以济钢集团、山东泰和东新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高炉炉顶压差发电、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纯低温余热发电等余热余能利用技术和装备;支持潍坊赛普公司、诸城亿沣公司、山东点石公司等企业发展变频调速、永磁调速、智能控制等节电技术,推广应用以电机节电器、通用节电器、通用变频器为主的节电产品;推广山东天力公司、泰安鑫鑫公司、邹平铁雄公司等企业经验,着力发展钢铁、化工、石化等行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以青岛金晶公司、济南海普公司、烟台龙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气化小油枪、等离子无油点火、玻璃熔窑富氧或全氧燃烧等节约替代石油技术;积极推广山东石大科技公司、齐鲁制药公司的节水经验,重点开发电力、纺织、石化、造纸、冶金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发展工业污水处理后回用、回收利用冷却水、城市污水综合回用等节水技术装备;以荣成荣佳公司、山东华力公司、山东达驰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以高效节能电动机、高效风机、高效传动系统、节能变压器等为主的节能机电装备;发挥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以节能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为主的节能家电产品及其零部件;以烟台红壹佰公司为骨干,重点发展以节能灯为主的绿色照明产品及配件;支持烟台同化公司、滨州环氧镁公司等企业,发展以节能利废建材、聚氨酯、聚苯乙烯、矿物棉等为主的建筑节能产品;以中通客车公司、时风集团为骨干,重点发展以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小排量汽车等为主的交通节能产品;着力发展以热流计、照度计、量热仪等为主的节能监测专用设备,重点推广节水坐便器、水嘴等节水器具,洁净水处理装置、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工业水循环利用装置、农业节水灌溉装置等节水产品。

  2.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鼓励研发、应用先进环保技术,改善城镇、农村生态环境。以淄博净水剂厂、山东德利公司、山东沃特公司、高密蓝天公司、山东威达公司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以富营养化污染防治、污废水回用等为主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推广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远洋船舶压载水物理净化设备;发挥山东相武公司、济南绿杰公司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以燃烧过程中SO2、NOx同步控制与治理等为主的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大力发展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汽车尾气和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和消减设备;以东营信拓公司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城市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城市社区和建筑物配套设施噪声与振动控制、声源控制和低噪声技术,推广应用大型工业噪声消声设备、城市交通干线噪声控制设备;支持青岛路博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废水处理、烟气排放在线监测成套设备,便携式污染分析检测等设备;着力发展电磁污染控制、光污染控制,核、电磁辐射安全防护等技术;大力发展以垃圾分选设备等为主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3.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装备。(1)资源化。以烟台绿环公司、山水集团等企业为骨干,加快推广电厂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制水泥等综合利用成熟技术,继续扩大煤矸石、粉煤灰、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废渣的资源综合利用;发挥阳信龙福公司、山东药用玻璃公司等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提高废塑料、废玻璃等回收利用水平;支持山东众合公司等企业,研究开发黄金尾矿、选铁尾矿、氧化铝赤泥、黄河淤泥、碱渣等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济钢集团、莱钢集团的经验,发展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及炼油各种放散气体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和装备;积极推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装备,发挥潍坊三建公司、山东圆友公司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厂;以山东省泰安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为骨干,大力发展餐厨垃圾处理成套技术装备。大力推广工业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重点开发废物最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关键装备和产品,清洁生产工艺及“零排放”装备,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装备,发展造纸、食品酿造、印染、皮革、化工、纺织、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2)再利用。以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公司、济南复强公司为骨干,加快发展报废汽车、船舶的拆解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大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力度,扩大再制造产品利用途径,大力发展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等汽车类再制造产品;发挥青岛天盾公司、青岛新天地公司的带动作用,研发推广废旧轮胎、农用机械、电子仪表、废旧家电等的再制造技术,加大再制造农用机械整机、传输装置、翻新轮胎等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广新矿集团技术和经验,积极发展矿山机械再制造产品,引导企业购买、使用再制造产品。

  (二)培育一批节能环保服务企业。

  1.培育服务机构。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省政府节能办关于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63号),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节能环保服务公司,整合资源,联合重组,拓宽领域,提升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的重点用能单位,发挥优势,组建专业化服务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按照做精、做专、做强的目标,培育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咨询、设计、评估、检测、诊断、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重点支持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等66家能源审计机构,山东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等23家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山东融世华租赁有限公司、东营胜动集团、山东长润节能服务有限公司等骨干服务机构。

  2.完善服务机制。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和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形式的节能环保服务,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按照市场规律和服务对象需求,创新服务机制,采用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创造条件,开发项目融资、保理等业务新品种,促进节能环保服务向集技术、投资、管理、信息、监测、风险评估与影响评价等一体化方向发展。

  3.制定服务标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和实施服务行业标准和自律公约,规范服务机构的教育培训、服务环境、服务承诺、操作规范、内部管理,引导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4.搭建信息平台。建设节能环保服务产业信息平台,完善信息采集、反馈、发布系统,宣传先进技术和经验。吸引国外知名服务公司将其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我省,提高合资、合作的质量和层次,带动我省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三)打造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1.加快集聚发展。制定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依据我省产业特点,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发挥泰安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淄博节能机电产品制造基地、潍坊节能建筑机械制造等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禹城循环经济产业园、鲁北生态工业园、烟台再生资源加工示范区、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等园区发展,形成辐射全省的产业格局。

  2.培育龙头企业。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以实施大项目为抓手,在项目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3.优化发展环境。围绕产业发展目标,鼓励产业基地做强做大,以主导产业为基础,促进产业基地规模扩张,提升竞争能力,积极开展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团队创新,培育基地品牌,鼓励产业基地、企业承办国家级产业发展研讨会、论坛、年会等,扩大影响力,在全省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品应用示范区,推广普及节能环保产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环保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一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财税政策,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二是积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着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三是对国家确定的重点支持项目,各级政府要创新资金筹集方式,调整资金支出结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切实落实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五是金融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

  (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开发经费投入,支持国家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大学、海外知名大学将研发机构落户我省,带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扩大招商引资范围,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国外先进技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重点突破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组织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对符合《山东省节能奖励办法》的节能创新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三)拓展市场空间。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市场营销网络,创新产品营销机制,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装备。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规范市场运作规则,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机制,规范服务流程,推广“一站式”服务,大力开拓服务市场,提升服务产业规模。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21号),推动电力设备、机电产品、家用电器等产品的节能认证。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山东省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74号),在国家政府节能产品采购清单的基础上,筛选我省通过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制定山东省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补充清单,扩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范围,拓宽我省节能产品销售。

  (四)加强质量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夯实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确定品牌发展目标,制定品牌创建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发挥龙头企业品牌辐射作用,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品牌。引导企业建立完善标准体系,积极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靠标准占领产业链的高端。

  (五)加强人才培养。营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组织有一定管理经验和专业基础的人员进行培训、进修,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建立开发人才资源的有效机制,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培养多层次节能环保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组织和技术管理水平。

  (六)加强产业引导。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和产业政策引导。各行业协会要发挥在规划、标准、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指导服务,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严格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行业统计制度,完善产业指标体系。

 

山东省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融入当代众多学科先进成果的新材料,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新材料产业发展已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经济发展格局,其规模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超前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是材料大省,资源广,加工能力比较强,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明显优势,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700多亿元,占材料产业的比重达到30.8%,全省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871个,占高新技术企业数的27.7%。全省涉及材料及新材料研究开发的高校、科研单位近30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研究开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5家,成果转化基地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家。在高技术陶瓷、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培育出了烟台万华、烟台氨纶、同大海岛新材料、山东东岳、山东工陶、威海光威、泰山玻纤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中材高新、莱芜爱地、威海拓展纤维等一批新兴新材料企业。但从我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要求上看,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技术水平不高。从全省情况看,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很多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尚未突破。二是产业链条短,基础材料生产能力相对较强,材料应用和后续加工少,制品加工能力较弱,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综合配套能力不强。三是产业聚集度不高。我省新材料领域布局比较分散,集群优势难以发挥,影响了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发挥。四是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开拓不够。特别是对一些产品比较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新材料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相对落后。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制造业强省建设,抓住工业调整振兴的有利时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高技术陶瓷材料、特种纤维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领域为重点,依托重点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标准化战略,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拉长产业链,做精做强骨干企业,加快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有效集聚,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做大做强做优新材料产业。

  (二)基本原则。

  1.高新化发展原则。立足自主创新,高起点开发关键技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材料工业,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形成和巩固我省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和特色。

  2.集群化发展原则。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新材料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国际化发展原则。立足利用全球资源,引导外资投向,加强与国外企业集团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化水平。

  4.市场化发展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新材料产业的调节和推动作用,着力向深加工和下游产品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优化,加快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5.名牌带动原则。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标准水平,通过培育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创建一批新材料生产基地,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区域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今后3年,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上要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材料产业发展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全省竞争能力强、强势企业多、发展后劲大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到2011年实现以下目标:1.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在我省新材料产业领域培育10个中国驰名商标产品,20个中国名牌产品。2.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再培育10家国家级和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高分子材料、特种纤维等新材料领域再建设6家行业技术中心。开发500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其中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提高在全国具有优势的高技术陶瓷、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产业规模和产业的集中度,重点培育淄博、泰安、莱芜、烟台、威海等特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形成科技力量雄厚、装备水平精良、组织体系完备、产业布局合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带。

  三、发展重点

  根据我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重点在10个新材料领域,突破制约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或关键环节,完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新材料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

  (一)高技术陶瓷。以山东大学、山东工业陶瓷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加快高性能陶瓷粉体原料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及配套装备开发,解决高技术陶瓷生产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依托山东硅苑新材料、中材高新材料等企业,以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两大系列产品为重点,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规模优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构陶瓷,扩大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陶瓷材料和陶瓷轴承、陶瓷活塞、陶瓷挤压模具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功能陶瓷,重点研究开发红外隐身、热敏、压电、陶瓷汽车尾气净化材料及陶瓷传感器系列产品。2011年形成各种陶瓷材料220万吨/年、陶瓷制品100万件(套)/年的能力。

  (二)氨纶、芳纶。氨纶产品以烟台氨纶集团及相关企业为研发基地,进一步研究开发差别化、功能化生产技术,2011年建成年产6000吨差别化、功能化氨纶生产线,产品达到英威达同类产品水平。芳纶产品重点开发间位芳纶差别化生产技术和电绝缘纸、高温过滤材料、蜂窝结构材料等系列间位芳纶制品。2010年,建成年产2000吨绝缘纸用间位芳纶产业化项目。2011年,建成年产700吨间位芳纶长丝生产装置。研究开发对位芳纶中试及产业化生产技术以及在军工、消防、体育器材、建筑领域、石油开采等领域应用制品,实现对位芳纶纤维自主生产,2010年底建成千吨级对位芳纶纤维生产线。同时大力发展差别化、功能化粘胶纤维,研发高白粘胶纤维、阻燃差别化粘胶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

  (三)全氟离子膜。以山东东岳集团为依托,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重点研究解决膜表面涂层制备及涂覆技术、含氟熔融树脂膜材料加工等关键技术,完成全氟羧酸树脂、全氟离子膜增强网、单层离子膜、全氟离子复合膜的中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氟离子膜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实现国产全氟离子膜产业化。积极开展ETFE膜、PVDF中空纤维膜、锂电池用PVDF复合膜的研究开发。同时,开展燃料电池全氟质子膜和太阳能电池封装膜材料研究,为燃料电池和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碳纤维。重点发展碳纤维设备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制品等产品领域。依托光威集团,联合哈工大、山大及中俄(威海)新材料合作研发中心,开展碳纤维设备制造研究,实现碳纤维生产设备的规模化生产。依托威海拓展公司,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开发规模化碳纤维生产技术研究,在实现千吨级基础上,逐步实现万吨级碳纤维生产能力,形成全国最大的碳纤维产业化基地。依托光威复合材料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优先满足国防和航空航天对复合材料的需求。到2011年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深入开展碳纤维在军用及民用飞机、潜艇、医疗器械、体育器械、纺织机械、风电叶片、建筑材料、输电线路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相应的新产品,带动下游产品发展。

  (五)玻璃纤维。以泰山玻纤集团、金晶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突破玻璃纤维燃烧节能技术、窑外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大卷重拉丝机与自动化控制等一批行业前沿性、关键性技术;加强矿物资源综合利用,重点解决节能玻璃和高炉废渣综合利用等一批节能技术,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示范线,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开展高性能纤维、高端产品和节能产品的研发,优先发展风电叶片制备纤维、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电子纤维、聚丙烯复合纤维纱等10个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满足风电、大飞机、船舶等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依托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原纺织大学)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重点解决高效环保萃取、高倍高速热拉伸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无间断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到2010年,形成年产50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1000吨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满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远洋渔业、体育用品、个体防护、医疗器材等产业领域的应用。

  (七)异氰酸酯(MDI)。依托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的“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聚氨酯行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新型MDI成套技术,使国产MDI产能达到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0%,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相光气化制异氰酸酯核心技术,建立MDI含胺废盐水回收循环利用示范装置,实现清洁化生产。

  (八)建筑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卫生陶瓷、建筑节能玻璃、环保型涂料等四类新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方面,大力发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多功能墙体材料。依托晶华集团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多孔模数空心砖、工业废料空心砌块、轻质石膏板等内外墙体材料,提高墙体材料的保温、隔热和防渗性能。建筑卫生陶瓷方面,以淄博皇冠集团、临沂华盛集团、紫阳陶瓷等企业为骨干,发展大规格、多花色以及防潮、抗冻、抗菌和高强度墙地砖等建筑陶瓷产品;以潍坊美林等企业为依托,发展节水、健康、高档卫生陶瓷系列产品。建筑节能玻璃方面,依托金晶集团、蓝星玻璃集团、晶华集团等骨干企业,采用超薄技术、在线镀膜、氧气燃烧、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现有生产线,加快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平板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等高科技深加工产品。环保型涂料方面,开发高着水性、耐气候变化性、抗污染建筑涂料及其配套的高性能胶粘剂,积极发展调湿涂料、灭虫涂料、高级萤光乳胶漆、多彩花纹涂料、彩绸幻彩涂料、天然真石漆等新品种。

  (九)高档毛、棉纤维新材料。以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如意纺”新型纺纱技术及配套技术示范线,开发新产品300个;建设“纺织新材料技术与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率先在省内进行“如意纺”新型纺纱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积极推进纺织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毛、棉纤维新材料及其制品。

  (十)粉末冶金。依托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烟台首钢东星集团和山东省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我省粉末冶金产品水平和质量。重点解决铁粉压制性能提升、预合金化、复合膜层包覆结构铁基粉末材料制备、温压、高速压制、烧结硬化等钢铁粉末冶金材料生产及应用的共性技术问题,开发高压缩性铁粉、预合金钢粉、铁粉软磁材料、粉末冶金结构件、电机磁芯等钢铁粉末冶金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把我省建成为全国钢铁粉末研发生产基地,满足汽车、电机、机械制造等产业对高性能钢铁粉末冶金产品的需求,相关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新材料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平台。围绕新材料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中心的作用,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平台。以提高新材料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培育3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企业创新平台。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信息聚集优势和企业接近市场、资金雄厚的优势,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责明确、合作紧密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针对我省新材料领域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促进产业化进程。加强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器、科技成果推广中心、行业协会等机构建设,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介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企业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针对企业需求设置相关新材料专业;完善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鼓励企业开展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鼓励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推进新材料领域“泰山学者”岗位建设,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人才支撑平台。

  (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新材料产业层次。结合新材料产业高投入、高产出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建立高效投资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新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壮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加大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材料产业的力度,提高传统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含量,提升整个材料产业的层次。加强资金筹措,引导资金投向,省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和重大建设项目调控资金,要有选择地向新材料产业倾斜。要充分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落实好国家和省里制定的鼓励企业技术开发费列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技改项目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各级财政设立的专项资金要向重点发展的新材料领域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

  (三)大力推进国际化合作。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借助国际合作,解决技术来源、市场来源、资源不足、技术支撑、人才支撑、生产经营管理团队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有实力的大企业全方位合作,在我省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运营中心,完善产业链配套。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格局调整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建立与国际新材料产业接轨的运行机制,做大做强我省新材料产业。

  (四)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制订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产业化。通过各种渠道形成合力,资助新材料技术发明专利申请,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面对新材料产品标准出现全球化趋势,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加强对新材料国际标准化总体发展动态和我国标准化战略研究,积极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靠标准占领产业链的高端,形成先导型的地方标准体系,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品。

  (五)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是实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我省已有的新材料产业优势,着重围绕特种纤维、高技术陶瓷、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领域,选择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企业,从政策、投入、人才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在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方面成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龙头,通过龙头带动吸引上下游产业和企业的资本、技术和重点项目向基地集中,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有效集聚,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的加工体系,生产与开发密切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快规模经济发展。

  (六)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夯实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品牌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增效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确立品牌发展目标,制定品牌培育、创建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品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品牌。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好山东省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一协调各部门工作和重大资源配置,及时研究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成立新材料专家委员会,由业内知名专家和骨干企业参加,为政府决策做好参谋,形成新材料领域的政府决策支撑平台。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各自的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扎实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