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省委省府
山东省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指南(试行)

发布日期:2016-04-2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28365365bet字号:[ ]


     一、智慧园区建设的含义

  智慧园区(smart park)建设,是指在各类产业园区、集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区等区域内,按照科学的园区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实现人、物、园区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园区功能、商务活动等多种园区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生命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园区形态,使园区管理服务等更高效便捷,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开发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务精细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


  二、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园区主体


  突出政府政策和资金对智慧园区建设的引导、鼓励、扶持作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园区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

  (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从园区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注重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在规划指引下,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各产业的信息化协调发展。

  (三)统一标准、分类指导

  强化标准及接口规范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统筹、论证与监督标准先行,以优势、领先行业和需求强烈的智慧应用为突破,选取有条件的领域强化指导,由点及面有序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三、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内容

  (一)优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坚持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自由选择,开展智慧园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入园企业对网络信息服务质量和容量的要求。

  1.光纤宽带网

  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入企、千兆接入,企业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园区驻地网的管路、线缆、桥架系统建设应符合GB50373-2006和GB50374-2006、GB/T50311-2007、QB/T 1453-2003(2009)的规定,符合网络接入的技术与安全要求、保留一定余量并预留相关数据接口。

  2.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

  园区的移动通信覆盖系统规划应满足移动通信信号在园区室外、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区域等全覆盖的要求,采用多网合路的方式进行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和从提高园区服务品质要求出发,规划园区的无线局域网覆盖系统,园区公共区域和主要办公楼宇无线网络热点全覆盖。

  园区应配合电信运营商建设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其建设应符合YD/T 5120-2005、YD5191-2009、DG/TJ08-1105-2010的规定。园区的无线局域网建设应符合DB31/T370.2-2006的规定。应基于同一个无线网络,采用多SSID方案,为各运营商分配独立的服务集标识(SSID),并预留园区管理所需的服务集标识;应通过VLAN划分接入到不同运营商的宽带网络。

  3.园区通信机房

  区分园区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通信机房布局规划;满足用户接入、汇聚和 转接服务的需求;适当预留通信机房面积,满足各运营商对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园区的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园区集中监控机房和区域弱电管理机房)、区域内有线电视前端设备机房等的建设,应符合GB50174-2008的规定,楼层设备间布局应满足机柜数量和维护需要,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

  4.信息化管理中心

  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应集中园区通信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服务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先对园区的通信、数据管理、安防等各类机房、信息化服务和运维管理的办公区域,以及园区信息化培训、会展及远程会议中心等其他服务设施,确定园区信息管理中心的相关功能和要求;依据园区的产业特点和规模,确定信息化管理中心各功能区域的布局;除办公区域和其他服务设施以外,应采取集中布设,以便于管网的合理布局。

  再依据区域内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园区数据机房或者在运营商租用IDC机房,提供主机托管、整机租赁、虚拟主机、网络存储、软件租用等IT云服务,为园区综合信息管理和园区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撑环境。

  园区还应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安防控制机房,用于园区安防、弱电以及消防的集中监控。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园区,应对园区集中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以及各分区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进行规划,安防控制机房应位于建筑物的底层。

  (二)健全园区业务支撑体系

  园区应结合智慧化规划,规划应用支撑系统。总体架构应保障系统与系统间的交互性与开放性,达到跨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的三跨能力。在不需要修改智能感知层和园区应用服务软件等系统架构和数据结构的条件下,在用户界面、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等多层次实现集成。包括六大功能模块。

  1.应用门户集成

  统一用户权限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搜索引擎等。应符合以下要求:

  提供对多种客户端设备的支持;提供与底层认证服务、授权服务、加密服务、签名服务等的调用;提供对于应用服务、业务流程、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于服务元数据、流程元数据、信息元数据的搜索功能。实现园区内各信息系统、内部系统门户、对外信息系统的统一门户管理。

  2.应用服务集成

  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日志服务等。应符合以下要求:

  能按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应用功能的封装,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耦合程度、不同效率要求的应用集成需要。根据园区自动化控制需要,采用统一格式接口描述构件,实现园区内安防、智能卡、二维码标示、楼宇自控等数据采集智能感知层的应用集成。根据园区运营管理的需要,采用总线的基础架构,实现智能抄表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园区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满足园区应用服务的功能封装,以及不同园区信息化服务的需要。

  3.业务流程集成

  统一工作流引擎等。应符合以下要求:

  提供动态监控和可视化与互动功能;可实现常规业务流程的定制要求,并能提供相关的工具组件,支撑常规流程的设计、调试、部署、变更等功能。

  4.信息资源集成

  内部数据传输和交换、统一数据存储等。应符合以下要求:

  支持多类型的数据源转换与连接,包括关系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以及XML文档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在这些数据源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视图,提供对信息资源的透明访问;以及数据共享、数据复制与数据迁移。根据园区的管理和业务发展需求,构建建筑能耗数据库、交通信息数据库、会展数据库、环境信息数据库、公众服务类数据库、规划管理类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类数据库、商务数据库、政务管理类数据库等。

  5.外部接口

  统一开发接口等。应符合以下要求:

  提供各个层次面向外部的标准化交互接口,包括消息传递的格式、传输协议和位置等。外部接口应实现技术中立,可选用XML、JCA、WebService、BPEL4WS、XPDL等主流技术。根据园区业务、行政管理等需求,提供给相关政府、银行、供应商等外部系统交互接口。

  6.安全保护

  统一安全服务。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完整的安全架构,其中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安全要求;提供统一监管服务管理,基于应用日志和系统日志等提供应用安全服务;提供统一安全机制管理,可以支持CA、数字签名、电子印章等多种安全措施,并可以与统一身份认证相结合。

  (三)强化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1.公共信息服务


  主要功能宜包括:动态信息发布(如相关信息、新闻、动态,以及产业政策动向等);业务办理信息咨询(如各项财税政策、法规、园区服务及发展趋势、公共事业办理、公用设施受理等信息咨询);网上报修受理(如用户对各项公共服务报修的在线受理、受理进度实时跟踪);信息服务在线订购(如用户在线对提供的各项有偿服务进行选择与订购、在线交易、网上支付);公共服务资源预定(如会议室等公共服务资源在线预定服务);投诉建议受理(如用户在线对服务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投诉处理进程实时查询)。

  园区的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0314-2006,在园区主出入口配置信息发布的显示屏、二维码标示等,在主要建筑物一层大厅内设置触摸屏、二维码标示牌等,进行信息导引多媒体查询,支持智能手机登终端查询;既可实现所有终端播放内容的统一,也可通过单点管理实现各信息发布点信息的单独性。

  2.电子商务服务

  主要包括:用户登录;交易管理;支付管理;会员管理等。

  3.智慧物流服务

  主要功能宜包括:仓储和库存管理;入库管理和出库管理;货物出入园区管理;物流车辆人员管理;智能补货调度等。

  4.电子政务服务

  主要功能宜包括:园区行政审批;企业电子税务;建设工程市场管理与政务管理;金宏系统接口等。

  5.广播电视服务

  园区的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0314-2006中3.3.8和3.3.9的规定。根据各类建筑内部的功能需要配置电视终端,在宿舍楼内每个房间预留有线电视终端,在餐厅、咖啡茶座等公共休闲场所配置电视终端。

  园区的紧急广播系统应符合GB/T 50314-2006,其中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计应符合JGJ 16-2008的规定;在园区公共区域和智能建筑中布设扬声器,并与消防报警系统实现联动运行。

  6.智能会展服务

  智能会展系统建设宜在会展中心参展摊位布置RFID标签、二维码标示牌和智能终端,实现快速信息采集与验证,拓展展品信息推送渠道。
 
  7.会议服务

  会议服务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0314-2006中3.3.11的规定。应按不同的会议场所配置相应的会议系统设备,其中对大型会议中心应配置同声传译系统,在专业会议机房应配置远程电视会议接入系统。对于会议室数量较多的会议中心,可配置会议室集中管理设备。

  8.行业云服务

  园区应整合相关资源,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软件服务的支持,帮助入驻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业务。

  园区应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信息设备、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空间(网站、主机、电子邮箱、机柜、独立机房等)、视频会议等安全便捷的软硬件租用服务支持。

  9.培训与外包服务

  园区宜为入驻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基础技能培训,并利用宽带IP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网络教育。

  园区宜为入驻企业提供呼叫中心、企业资源管理、报关等业务外包服务,为园区内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提供运作管理的服务。

  10.生活信息服务

  园区宜在商务出行、商务消费等生活服务领域,提供基于地理信息(GIS)、位置服务(LBS)、移动支付,二维码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集成利用园区生活服务信息,为企业员工提供餐饮、休闲等生活消费信息,推动园区与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的对接共享。

  (四)创新园区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园区管理功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园区管理信息化应用,提高园区管理水平。

  1.园区事务管理

  主要功能和模块包括:招商管理(对整个招商活动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客户管理、招商合同管理、房租租赁管理等);综合物业管理(对园区资源的统一标示、维护、更新进行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资源管理、物业管理、资产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管理等);办公自动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园区各部门的办公效率,其主要功能宜包括:日常行政管理、审批流转、个人办公、办公文件管理、协同办公、统计分析、网上交流、信息发布等);应急管理(对园区内安全、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进行管理,提高应急防范、救援和保障能力,其主要功能宜包括应急事件的定位、应急设施调度和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等)。

  2.环境监控管理

  主要功能和模块包括:环境监控规划;环境信息发布;环境告警管理;环境信息分析等。其感知层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园区内的各监测点安置水质污染监测仪、大气污染监测仪、噪声污染监测仪及传输终端设备等智能设备;部署工地环境感知设备,实现对降尘、PM10、PM2.5、噪声等项目的实时监测,提高对工地污染的管理能力。

  3.智能交通管理

  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车辆控制;电子收费;停车管理;室内导航等。其感知层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园区内的道路上安置感应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雷达检测器、光电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摄像机(视频监控)、异频雷达收发机、车辆自动检测、全球定位系统(GPS)装置等仪器设备检测和采集相关交通信息;在园区内停车场布置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通过二维码、RFID实现车辆信息采集、停车管理、诱导服务。

  4.能源管理

  主要功能宜包括:能源规划(对电力、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能源的规划);能耗采集(对园区能耗进行分类、分层、分区域等形式的精细化计量);能耗分析(对来自于楼宇自控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智能抄表系统等采集的能耗信息进行计量和分析);能源调度(对电力、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能源的综合调度);能源优化(对能源使用策略进行优化管理);能源审计(进行能源消费分析)等。其感知层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园区内各能耗设备布置智能传感设备,通过智能化的仪表对用电、供暖、供冷、用水、燃气等能源使用情况的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对园区内各能耗设备布置节能控制设备,综合采用绿色、低碳、安全、智能化的能源技术,通过能源管理平台等进行统一的能耗管理和优化。在入驻企业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等旁安置采集器,针对各入驻企业的能源数据进行集中远程抄表;宜在分散的每块能耗表旁安置一个采集器,较集中的能耗表可共用一个采集器。

  5.微电网管理

  主要功能宜包括:环境与能源数据采集;分布式能源监测与分析;分布式能源优化调度;分布式能源经济运行等。其相关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园区内电网规划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部署,布置新能源发配电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等设施,利用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形成分布式供电,提高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6.规划建设管理

  主要功能宜包括:规划管理(对园区规划、设计进行审核、发布、实施监督管理,并对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审批管理(对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程序进行审批管理);建设单位管理(对建设期各阶段所涉及的建设单位进信息统计与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对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成本、进度、质量、监理、验收等进行宏观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实现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监控管理、车辆和人员进出管理、标识管理)等。

  7.安全生产管理

  主要功能宜包括: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及预案(对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应急人员通讯录及外部应急力量进行管理);安全教育(对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宜包括:培训记录、安全考核记录以及安全教育内容维护等功能);安全检查(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管理,宜包括:检查结果录入、自动生成整改通知单、整改反馈、检查记录查询、常见隐患统计等功能);事故管理(对发生的事故及未遂事故进行记录、统计、查询及工伤事故申报进行跟踪等功能);环境危险源管理(对环境影响因素及危险源进行评价、分析及控制措施管理);危险特种作业管理(对危险作业进行审批,特种设备检测及特种作业人员信息管理、资格复审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对职业危害进行登记、职业病进行登记、个人体检登记、职业危害检测等);消防管理(对企业重点防火区域,防炎器材登记、分布、维修等管理);安全规程制度(对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常用表格模板等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等)。其感知层可与环境监控系统共享。

  8.智能卡管理

  主要功能宜包括:智能卡服务管理(面对向园区入住企业及其员工的智能卡服务进行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智能卡的办理、查账、挂失、消费、统一结算等。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管理需要,在其办公区域、重要功能场所的出入口以及指定的消费场所等,布置用于电子门禁管理、车辆出入管理、智能卡消费管理、智能卡电梯控制、访客管理的智能卡设备;智能卡应采用具有我国自主密码算法的安全芯片,具有防伪造、防篡改、可审计、可追述的特性;建立专门的智能卡数据传输通道,避免在公共网络上进行未经加密的数据传输。能与园区安防系统联动,以实现对于园区内不同人员及其活动区域的必要限制。

  9.安防与楼宇自控管理

  主要功能宜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等。

  10.地下管网管理

  对园区内的地下管网、设施布局显示的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管网设施分类管理、图档管理、附加记录信息管理、图示化设施管理、设施设备展开图、管网设施查询定位、管网设施综合查询、数据统计。

  对园区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改造施工等提供辅助决策。其主要功能包括横、纵断面分析、管网净距分析、管网规划分析、管网覆土分析、范围拆迁分析。

  对园区地下管网的安全性,实施事故抢险应急分析、模拟及全生命周期监管。其主要功能包括爆管关阀分析、火灾抢险分析、管线预警分析。并且实现管网运行同厂区安全生产运营相关联,管网GIS地图与Scada设备数据相挂接,实时反映管网设备运行情况。

  (五)其他

  1.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具备与智慧园区信息化应用水平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实体服务保障

  建立健全智慧园区服务集合,完善各类服务职责、流程、规范,明确运维职责,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智慧园区服务。

  3.建设与运行模式

  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引入市场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行模式,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提升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行水平。

  四、智慧园区建设推进机制

  组织智慧园区建设,在主管部门的引导下,采用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园区经营主体“五位一体”的发展推进机制。系统集成商主要提供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系统实施方案以及系统总体建设工作;电信运营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服务;科研院所主要进行相关技术、人才支撑与合作,投资机构主要是合作解决建设相关资金;园区经营主体主要是整体规划与建设,发挥协调作用。在推进过程中,各单位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智慧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